一、教学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舞蹈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基本乐理、作品与曲式结构和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族音乐的学习与欣赏,让舞蹈专业类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了解音乐的基本曲式结构和各民族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对音乐作品风格的把握和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深对民族传统艺术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为舞蹈专业课的学习和舞蹈创作、编导与研究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      (一)基本乐理部分           1 、音及音名           2 、音律           3 、记谱法           4 、记谱法中的常用记号及乐谱的正确写法           5 、节奏、节拍和各种拍子           6 、音值组合法           7 、节奏中的强弱关系和节奏节拍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8 、音程及其分类           10 、调及调的五度循环           11 、大调式           12 、小调式           13 、民族调式  (二)作品与曲式分析部分         1 、动机、乐节与乐句        2 、单乐段(一部曲式)及其内部结构       3 、单二部曲式及其内部结构       4 、单三部曲式及其内部结构       5 、复二部、复三部、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  (三)作品赏析部分       1 、民族音乐部分  1)               藏族音乐  2)               维族音乐  3)               汉族音乐  4)               蒙族音乐  5)               傣族音乐  6)               苗族、彝族音乐           2 、外国音乐作品部分  1)               巴洛克时期的音乐  2)               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  3)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  4)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西方现代音乐作品  三、教学时数和课时安排      周 2 学时,总学时 68 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