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汉族民间舞蹈

1
回复
127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主楼
发表于 2004-7-26 01:4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汉族在中国人口最多、分布最广。汉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舞蹈文化宝库 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许多省的汉族民间舞蹈形式皆在百种以上。
   <B><I>历史 </I></B> 汉族民间舞蹈源远流长。1973年在青海大通县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 陶盆上,绘有3组、每组5人连臂而舞的纹彩。从舞人整齐一致的服饰和动作可以 看出,当时中国的祖先就已创造出有一定艺术表现力的民间舞蹈。从已发掘出的 商代的甲骨文中可知,在公元前11世纪,民间舞蹈已成为供奴隶主贵族享乐的表演 艺术。古代诗歌《诗经》和《楚辞》中又生动地描写了周代中原及荆楚 地区广 泛流传的民间舞蹈。当时盛行宫廷 和民间的祭祀舞蹈——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D9%D0%CE%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傩舞 </FONT></A>至今犹存。汉代设立了采集民间歌舞的专门机构:乐府。在汉代盛行 的百戏中出现的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1%FA%CE%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龙舞</FONT></A> 、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A%A8%D7%D3%CE%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狮子舞</FONT></A> 、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B8%DF%F5%CE%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高跷</FONT></A> 、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BD%A3%CE%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剑舞</FONT></A> 、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B3%F1%CE%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绸舞</FONT></A> 等至今仍是普遍流行的汉族民间舞蹈。唐宋以后直至明清,汉族民间舞蹈在民间 得到进一步发展,成为广大劳动人民在春节、灯节上的主要娱乐活动,在赶会、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9%E7%BB%F0%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社火</FONT></A> 活动时由民间艺人演出。现今流传的主要汉族民间舞蹈,在明清 两代多已存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汉族民间舞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格 。
   <B><I>舞蹈活动 </I></B> 舞蹈活动是汉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农闲时节,还是在婚 丧嫁娶、迎神赛会之时,人们都要举行歌舞活动,尤其在春节、灯节等传统节日里 。按各地习惯的不同,把民间舞蹈活动分别称为“走会”、“出会”、“赶会” 、“灯会”、“闹秧歌”、“扮社火”等。组织表演民间舞蹈活动,主要是爱好 民间舞蹈的民间艺人。这与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有所不同。汉族由于长期处于封 建社会,受封建礼教束缚较深,广大人民群众很少直接参加演出活动。因此,民间 艺人对汉族民间舞蹈具有特殊的意义,对它作出了重要贡献。
   <B><I>内容题材 </I></B> 它的内容题材十分广泛。有反映人民劳动生活的,如采茶舞、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C%F8%B4%BA%C5%A3%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跳春牛</FONT></A> 、绣花舞等;有表现男女之间爱情的,如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D1%ED%B8%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秧歌</FONT></A> 和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BB%A8%B9%C4%B5%C6%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花鼓灯</FONT></A> 的小场子等;有反映民间风俗的,如伴嫁舞、坐 歌堂等;有扮演历史人物的,如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D3%A2%B8%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英歌 </FONT></A>;还有具有宗教祭祀色彩的各类巫舞、傩舞等。此外,有许多以自然 景物、动植物为题材的舞蹈。这类舞虽然没有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但却寄托了 他们的情感和愿望。如《云灯舞》,以模拟白云飘浮在长空,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荷花舞》、《蜡梅舞》,则歌颂了人的高尚情操和坚贞不屈的品格;《鹤舞》、 《蝶舞》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歌颂纯洁的爱情。鱼、狮、龙、凤等形象 和中国人民古代图腾崇拜密切相关,以它们为题材的舞蹈反映了人民祈福的愿望 。这种缘物寄情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中国各种传统艺术所共有的。
   <B><I>形式特点 </I></B> 使用道具和歌舞结合是汉族民间舞蹈的突出特点。使用道具,主要是 为了更好地表现舞蹈的内容和抒发舞者的情感。拿使用较多的折扇来说,那千姿 百态的舞扇动作,对表达思想情绪、塑造人物性格、美化舞姿都起着重要作用,而 且还能根据舞蹈情节的要求,模拟花或蝴蝶等形象。再以鼓为例,通过鼓身的大小 长短,鼓点节奏的缓急,声音的轻重,结合击鼓作舞的动作姿态,形成鼓舞的多种风 格,表达了舞者不同的感情。这充分说明汉族民间舞蹈中道具的运用,进一步丰富 了它的表现手段。这些道具使用的方法很多,有的拿在手中,有的挎在腰间,有的 担 在肩头,有的戴在头上……,无论那种道具,都来自生活,并经过艺术加工。它 们和从生 龙 舞活中提炼的舞蹈动作与表演是谐调的,并起美化舞蹈形象的作用。
  人们常用“载歌载舞”来形容汉族民间舞蹈,歌舞结合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另 一重要特点。汉族民间舞蹈中有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BB%A8%B5%C6%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花灯</FONT></A> 、采茶灯、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C%F8%B4%BA%C5%A3%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跳春牛</FONT></A> 、耍耍、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B6%FE%C8%CB%CC%A8%A1%A2%B6%FE%C8%CB%D7%AA%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二人台、二人转 </FONT></A>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歌舞。普遍流行于各地的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5%DC%D6%F1%C2%ED%A1%A2%C5%DC%BA%B5%B4%AC%A1%A2%BB%A8%B9%C4%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跑竹马、跑 旱船、花鼓 </FONT></A>和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B0%D4%CD%F5%B1%DE%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霸王鞭</FONT></A> 等也多是边唱边舞的。有些地方连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1%FA%CE%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龙舞</FONT></A> 、 <a href="http://www.ecph.com.cn/searches/fzjs/fzjs.exe?MfcISAPICommand2=gjjs&amp;Selectfile=test%2Ctest&amp;text%2Ctext=%23%3E%CA%A8%D7%D3%CE%E8%3C%2Fobjectabstract" target="_blank" ><FONT color=#000000>狮子舞</FONT></A> 中都带唱。歌舞不 仅能抒情,也长于叙事,能表达比较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可以 起“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作用。且歌且舞,能听其声、观其容,有声有色,有 着强烈感人的艺术效果。诗、乐、舞的结合,在中国表演艺术中有悠久的传统,从 中国民族艺术发展史中看,它一直占有突出地位。
   <B><I>动作特点 </I></B> 讲求手、眼、身、法、步的紧密结合,具有全身舞动的韵律感;舞姿 多为弧线,呈现出圆曲美的体态特征; 东 北 秧 歌“手传意、眼传神”、“手眼相随”、“形神兼备”和表演 上强调内在的含蓄美;这些都是汉族民间舞蹈的动作风格特色。
  汉族民间舞蹈和民族武术、杂技以及戏曲有密切关系,在中国古代百戏中,杂 技和舞蹈是掺杂在一起表演的。这种形式,至今保留在民间节庆的赶会、社火中 。这种长期的相互吸收融合,又形成了它高度的技艺性,如高跷、狮子舞等。有些 舞,则直接从武术而来,如剑舞、盾牌舞。“艺中有技、技中有艺”,技艺并重是 汉族民间舞蹈动作的显著审美特征。它的许多动作造型都有一个形象生动的名称 ,如“风摆柳”、“鹞子翻身”、“金鸡独立”、“回头望月”等。这本身就是 一种对生活美的艺术提炼,给表演者和欣赏者以联想和启发。
  虚拟象征的表演,即舞蹈的内容情节、景物环境等主要靠演员的动作来表现 ,也是汉族民间舞蹈的主要特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分享
收藏0 0 0
沙发
发表于 2004-8-14 02:12:00 | 只看该作者
 
<>讲的非常好!</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email protected]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