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尘封的舞韵 于 2009-3-29 12:38 编辑
05年的春节晚会上由21位残疾人艺术团表扬的舞蹈《千手观音》,成为当年春晚最大的亮点,它让中国亿万观众一夜之间记住这个艺术作品,随后《千手观音》又频频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华名族传承文化与现代艺术相互结合的无穷魅力。当我们在尽情享受艺术美的同时,惊叹导演张继刚别出心裁的艺术创意,中华名族已有5000年的历史文化,张导可说是第一人通过艺术把观音千手的特征,如此直观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给海内外的亿万观众,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回味无穷,这就是艺术给人带来的感染力!更是艺术与创意完美结合的成功典范!
立异标新是创意追求的目的和表现形式。异——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事物无论在其他事物和同类事物中有别于(至少在某一点上)其他事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特色,是别人所没有的。异的事物未必就是新的,它可新亦可旧,是相对时间和环境而言。犹如我们现代人收藏古玩,东西虽然事旧的,但却是国宝,因为稀少、甚至举世无双而价值连城。而新的事物未必就都是有特色的,同样要看事物本身处在什么样特定环境条件下。异国风情的街舞在美国街头随处可见,当然是当见不异了,而我们的武打片、神话片却让美国人耳目一新。
在众多的舞蹈艺术精品中,单从艺术角度来看,《千手观音》远远不及那些艺术精品,几乎看不到演员高难度的技艺表演,在这一点上,许多舞蹈精品远远胜过于《千手观音》,可《千手观音》给观众带来的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是那些舞蹈不能相媲美的。 无论什么样的创意都必须为作品的主题服务,都是为了更充分地体现作品的主题思想。人们在兴奋之后,不禁要问,到底是什么让《千手观音》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又是什么造就了这朵艺术奇葩绽放出如此夺目耀眼的光芒?使它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首先,张继刚选择了中华民族敬仰的千手观音佛的形象的“千手”,这一区别于其他菩萨外部形象的明显特征为题材,前无古人、亘古未有地以艺术的形式把它展现给观众,可说是旧题材新用。其次,大胆启用聋哑人演员,在编排上设计了一组又一组变化无穷的手部动作,由21人来完成表演,给观众带来心灵的震撼。再次,加上灯光舞美的衬托,美轮美奂地再现这一特征,真可谓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境地,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从选材、编排、演员到舞美灯光的设计无处不见《千手观音》的独到之处,我们不能不说这是编导别具一格的创意给《千手观音》带来的成功。
一个经典的艺术品必定是经久不衰成功的作品。 90年代初,满世界都在流行迪斯科,一时间无论是大小文艺演出,清一色迪斯科替代了所有的舞蹈,而我在一次市里的文艺汇演中,选择了反映当年解放区军民大生产的《解放区的天》为题材,为单位编排了这个让观众耳目一新的舞蹈,在市里健康杯比赛中一举得冠,许多单位部门派人向我学习或请我去帮助排练,荣获省技校、省电力系统文艺汇演一、二等奖,并参加福建省纪念红军长征60周年和91年春节慰问团的各项演出。从90年这个节目诞生至99年,这个节目几乎年年被市里指定参加政府部门举办的各项重要演出,演员换了一批又一批,跳红了半边天。05年,我再次为单位的退休职工重新编排了这节目,参加全国军工质量会议演出,赢得观众一次又一次爆发的掌声和叫好。06年,这节目又一次代表单位参加市纪念老人节10周年演出,再次获得台下观众经久不停地掌声,可以说,历经十几年经演不衰,让我充分感受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自豪。
别出心裁的创意同样适用于各行各业,帮助人们取得成功。我是位幼儿教师,曾经写过一篇教学论文《谈几何图形对美术教学的作用》,在众多的论文中脱颖而出,被福建省幼教专家一致推荐在省第三届幼教年会上做学术报告,而且是全市被选上的惟一的论文,这跟我选择的论文题目有这重要的关系,因为我撇开当时许多同行都在关心的热门话题——音乐、游戏、语言、数学的教学。想一想,如果我们在一场火爆的热舞中来一个优美抒情的古典舞那该有多美!
如今创意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异),似乎人人皆知,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问题是如何去标新立异?这需要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善于总结和发现事物的别异,并能为它提供展示的平台,否则,成功也只能是一种梦想。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总评分 : 舞币 +50
活跃度 +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