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现代舞编导专业教学(专业)课内容有四大部分

2
回复
1049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主楼
发表于 2009-4-28 12: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舞蹈基础能力方面
    A、现代舞训练课:
    以个体舞者的身体为训练客体。强调以人为本的训练理念:即人体内部是人的生理状态,而人体内部的“核”是心理状态,心理制约着人体内部的一切活动:参与、感受。同时,心理也是作用人体内部参与人体活动、能力的最大潜能。所以,心理——生理——训练状态——身心合——训练完善度。从人体运动的本性、基础,展开相关的系统训练:即“气运”系、“力运”系、“神韵”系,达到最终极状态的气韵——太极。
    以上的三大系是一种横向板块概念的三大系,而三大系之间,存在着横向之中的状态:即每一系的进程下的纵向深入。换句话说,这种横向板块的三大系,本身也是“纵向板块”统一概念,它是统一系统是横向顺序,又是纵向的横向关系于纵向深入。
    总之,训练理念加训练体系,回归每一个学习的对象(舞者)的舞蹈运动性的能力,从中得以训练课的意义。
    B、即兴课:
    以个体学习对象(舞者)的完整意义上的“人”为客体,它的理念就是:不把舞蹈即兴只作为培养一个舞者“能跳即兴舞”的能力去对待,也不是为了需要“勇敢、大胆、忘我”之类的心态、行为。而是,如何地(什么角度)让舞者具有即兴的能力,怎样地(方法)才能得到“勇敢、大胆、忘我”的即兴状态。在浅层意义上,它还是为了解决舞者有关舞蹈问题或自身的舞蹈即兴问题。它的深层意义,是把对待前者的问题,进入其内在性,从内在性着手,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本质。这个关键和本质就是:从人的根本出发,以人为本的了解、发现、认识自我,从而自我修缮,挖掘其潜在能力、创造性,完成心路历程中的人的“总”状态以及状态下的舞蹈(即兴)面貌。换句话说,它是由舞蹈为载体,解决人、自身的各种问题及其修炼意义,回归人于舞蹈(即兴)的状态;它是由舞蹈看世界、再由世界看舞蹈,由小格局于大格局的关系;它是给每一个个体舞者,以各自最大的潜在空间能动场,在其中感悟——寻求——发现——认定人及舞蹈的坐标。
    再分析之,从舞蹈的“总”状态上说,它的本质是对舞蹈、舞蹈人的创造力为前提,为角度。所以,它是帮助编导(学编导者)的创造潜能、技法认知、编舞能力而拥有的最佳训练(课程),其途径也是编导的(工作)方式和状态。同样,它是帮助舞者(表演者、学生)对自身的舞蹈修炼方式的必不可少的训练方式(课程)。它给舞者搭起了挖掘潜力、培养创造力、建立起个人舞蹈风格、舞蹈修养、人生修养的途径、桥梁。
    即兴课的训练体系,是和“人体训练”体系为一体的另一范畴:第一类“倾向生理状态”,即身体运动(动作)的呈现能力和表现方法——“身体运动”,舞蹈属性的基础性:动作形态、能力的更大可能,身体对动作而言的更大运动状态;身体于动作的可变性、难度性、技术技巧性,由此对“时、空、力”的运用、利用及创造可能。它注重“技术性”、“难度性”“个性化”。第二类“倾向心理状态”,即创造意识、潜能的挖掘——“行为方式”,更为宽泛的舞蹈意义和舞蹈性:把人的一切行为方式,在“时、空、力”的概念下,进行人的行为方式的创造状态,使人的潜意识得以最为广泛的挖掘、运用,同时转换成为视觉艺术的舞蹈表现状态。它注重“心理状态”、“独特性”、“突发性”。
    继续说明:“身体运动”,更多地是从已有的舞蹈概念、范畴中提炼个体的舞蹈即兴能力。而“行为方式”,更多地从人这一大概念中,借以人于世界、生命中存在的行为方式,转换载体进入舞蹈即兴中。它是生活的、又是极为创造性的,它是对舞蹈可能性,进行更为宽泛的感知与尝试,它又是真正对人的“行为方式”的创造,进入一个更大的能动场,更为深层次的让人进入对自身(舞蹈性)的了解。
    不过,它们只是一个系统中的着重于角度、层面关系。对于即兴这个大概念而言,它们全都是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构架、内涵及不可分割的阴阳状态下的互换理念和方式。
  • 编导能力方面
    A、创作课:
    创作者运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作为人的创造需求和状态,表现人的心路历程,人与大自然的共存方式及当下可见事物瞬间感受,形成这一艺术符号状态下的作品。
    在舞蹈创作这一大概念中,可分为两种性质倾向:“编导”、“编舞”。编导的概念,是对创作舞蹈作品的总体而言,以创造性(创意)为大前提,涉及艺术的方方面面及这一艺术的特性。而编舞的概念,是就舞蹈语言符号(动作)产生的创作而言,故它是对身体运动的形态、舞蹈本质的特性规律以技术的把握。严格意义上讲,舞蹈编导包含着编舞,而编舞不能包含编导,它们是舞蹈编导状态的两种性质倾向完成于这一编导的整体面貌之中。舞蹈编导之关键在于这样两点:第一、编导一生的人格修炼,世界观的形成,即对世界的情感,同时,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第二、独特的舞蹈性和艺术状态。
    创作课就是培养学生具备编导素质,其理念就是由“编导”、“编舞”两层含量进行:基础为——编舞技法;构架成——作品技法。
    编舞技法层次为:动作性——动作于舞蹈状态的结构性——语言性。“动作性”是指纯动作状态的概念,它首先以动作为角度产生第一性的动作认识下的技法运用,即动作于空间的客观存在性:人体运动及力学,形成动作可能性以及与外部空间、时间的利用关系。“动作于舞蹈状态的结构性”,是指动作进入一定的结构性动作态,从中进行动作于一定时间的动作分配、走向、性质、视觉逻辑感的动作系统的认识及运用,得以对纯动作客观意义的技法能力形成。“语言性”是指在纯动作认知后的心理联系、转换,产生语言在视觉上的呈现态,即通过动作逻辑传递的内心意味、情绪。它是对纯动作客观的角度转换进入为“心理情结”服务的状态,它是客观性动作与人文性动作的转化,成为舞蹈状态的语言性意义。
    编舞技法以 “拆组”法为基础技法状态,其后以“变化”、“重叠”法为它的辅助技法,在以“修正”为整体的内在技法。另外,对于舞蹈形式而言的双人舞三人舞、多人舞、群舞,有着特定性的技法:即人体结构关系类的“接触”、“承接”法;人体构成运动画面关系类的“透视”、“互呈”法。
    作品技法层次为:作品出发点——作品构架,——作品结构合理性——作品状态。“作品出发点”,是指潜动机与动机的关系,所谓潜动机就是在进行某作品创作之前的信息状态,即被什么东西积累成“心里情结”,它可是突发性、引发性、也许更是持久待发性的。它是发动作品的内在因素,同时,它与作品状态,可能是直接意义,也可能是间接意义,而更属于作者的潜在动力。所谓动机就是说潜动机提炼下的作品动机,即由“心里情结”转换为一种可诉说的“点”以及形象化的方式出现或感知,成为作品的启动可能性及延续性。它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结合点,它是作品轮廓的起始。然而,潜动机对作品动机的作用,影响作品动机;作品动机反过来又是消化、转化了潜动机,它们缺一不可的推动作品的可能性,也是形成作品的前提和必由。“作品结构合理性”是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即作品的总构架、布局、段落性,使内容完全进入形式格,让形式完成内容,成为在形式里呈现的作品意义。它的关键在于统一性,即何种形式性及形式态才是内容的最佳表现方式。“作品结构合理性”是指创作过程的感悟,它不在于“有没有”,因为这一层面已是作品的制作过程,一定是有了一定的方法,它的关键在于要不断的分析、换位思考已有的东西,尝试更可能的相关合理性,也许,作品的制作过程恰恰是创作可能性、正确性的最大空间场。“作品状态”是指作品的全貌以及风格、意义。换句话说,它是作品的真正意义及作品价值,它是对作者本身而言的,它也是对观者、社会性而言的。
    作品技法以“贯通”法为基础,同时以“嫁接”、“离合”法为它的辅助技法。
    B、汇研课:
    汇研课的设立,它与其它课的共性不同,它不是由教材的程序、进程来构架,它是为创作课的性质而解决问题的课。因为创作的不可教性、积聚个人性的内在意识及感知度、创作的规律性,使我们不能以为编导学习及形成,只要掌握所谓技法便即可之事。换句话说,技法本身也不只是概念性的,也不能概念化。它本质就属于创造、感悟、利用性的内在动力,它是靠人为也。所以,汇研课就是给一个空间,让学习者和教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在问问题中汇集有关人、创作时的面面观,发现一些例举,解决阶段性的普遍问题和个人的特殊问题。同时延续出研究课题:使下一步教学有最佳的空间,即教学的总体、各种问题的研究持续性和深入性,同时,它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 信息方面
    素材课:
    A、民间(各种“特性”风格),B、身韵(中国古典、汉唐)
    C、收集(传统艺术符号选择、录像、图书、生活环境)注:“收集”与“汇研课”为一个系列下的两种方式。“收集”是由学生自行的开放方式课,一定时间后学生可与老师交流。
    此课的目的就是从已有的传统课目,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
    舞蹈及传统文化。立足中国这个概念,让现代艺术及现代舞真正具有中国味、中国化。同时,本身也是编导的素质修养、艺术熏陶,推动编导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性。
  • 其他类方面
    A、 排练课(老师、学生作品)
    此课为现代舞的性质所制,编出一些具尝试、试验性的作品,它主要以老师牵头、创意、总体把握,学生参与共同创作。同样,可把学生的编舞作业上升、加工为各种作品的可能性而进入排练课。
    B、 作品分析课:
    此课着重观看现代舞作品,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即编舞技法、舞蹈结构及舞蹈形式的可能性、作品的类别性归类、作品于观者之间互动性、作品的时间性以及作品时间后的意义、作者的作品内在性和创作过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分享
收藏0 0 0
沙发
发表于 2009-4-28 19:48:07 | 只看该作者
 
很受用啊!
板凳
发表于 2009-4-29 01:04:19 | 只看该作者
 
先保存下来慢慢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