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独舞编导 (一)概述 舞蹈编导就是舞蹈作品的编者和导演。舞蹈编导与戏剧导演有所不同。戏剧导演是把文学剧本搬上舞台演出过程中所需要的全部工作,但这不是一般的工作,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即把文学剧本变成表演节目的再创造(也称为二度创作)。在戏剧艺术中,剧作家只负责写出剧本就可以了,而进行舞台艺术的再创造(二度创作)则是导演的事。舞蹈编导就不同了,本身既是全部剧本(题材、体裁、形式、内容等)的创作者,又是把它搬上舞台的导演。舞蹈编导肩负着编和导的双重使命。对于舞蹈作品来说,不参与编就无法导,这是无法割裂的整体。由于这种特性,一个舞蹈从创作之初就不得不同时开始考虑形体、表情、调度、音乐、舞台美术、灯光、服装等各个方面的要求。这在戏剧中是仅仅属于“导演构思”的部分。 (二)舞蹈创作的前提 1、观察生活,了解群众
3、熟悉积累专业素材,全面提高专业修养。
(1)多看多学舞蹈语汇。舞蹈语汇是需要积累才能丰富的,只有具有相当的积累,在创作中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拈来。也只有对舞蹈动作了然于心,才能找出她的运动、变化规律,进而对这些动作发展变化。另外,对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劳动或习惯性动作进行分析,了解它们的形态、运动规律、动作节奏等选择其典型的、有代表性的进行美化提炼,使之成为闪烁光彩的舞蹈语汇。 (2)对各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舞蹈是以人体动作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因此,舞蹈创作不仅要有对人体动作娴熟运用的能力,还要通过其他的艺术手段,为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情节发展、高潮的兴起等方面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A创作者应具有很强的音乐感。音乐感是对音乐的理解。不仅在理论上理解,更重要的是对音乐表现情感和音乐形象上的理解。 B对构图、画面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舞蹈构图在舞蹈作品中的地位至关重要。好的构图能给人以振奋,感到它变化无穷,内蕴丰富。呆板的、一成不变的画面会使人感到乏味枯燥,毫无感染力。 C要对服装灯光的基本知识进行学习。舞台灯光变化运用的好,就能深化作品的主题,渲染浓烈的氛围,将观众带入特定的情景中。服装的设计当然是设计师的工作,但是编导需要对服装的设计提出要求。这个要求需考虑两点:一是有助于点题,看了服装样式、色调,就能明白你要表现什么题材;二是服装要体现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特征。另外,服装设计要充分考虑舞蹈是人体艺术,是用身体说话,通俗的说就是要便于舞蹈动作。好的服装会给观众以鲜明的舞蹈形象,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D编导要充分培养自己的想象力,使舞蹈具有浪漫抒情的色彩,这是作品打动人心,感染观众极为重要的方面。想象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手法。精彩的想象就像童话中的魔杖,点到哪里,哪里就会产生奇特的变化。要想舞蹈具有独创性,想象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 E编导要善于启发演员再创作的能力。因为舞蹈编导完成创作之后,是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来达成作品的最终体现,甚至有时会需要演员的配合来共同完成作品的创作,所以对演员的启发是至关重要的。缘于此,编导自身的文化修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准确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可以开发演员的想象,不仅能达到编导的要求,甚至是超出编导最初的设想,出现更加完美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