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教学 QQ群讨论 查看内容

广场舞成“扰民舞” 如何治理才两全其美?

2014-6-27 10:41|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11869| 评论: 0|原作者: 网络转载
摘要: 看东方:人民日报:广场舞之困在权利越界http://video1.kksmg.com/experience/bootstrap.swf?publisherId=88000playerId=76071766572662785apiDomain=apivideo.kankanews.comxmlid=vxml/2014-06-27/0015036079(人民 ...


(安徽网 )
广场舞风靡合肥 记者探访:大妈要健身 居民嫌太吵


市民烦恼:声音太大实在受不了

“我简直要被广场舞那声音弄疯了。”家住政务区的胡女士说,小区附近有一片空地,不知何时就被一群大妈“占领”了,每天都有人带着大音箱,从中午一两点就开始伴随着音乐跳舞。“到傍晚六七点才停。”在家带孩子的胡女士叫苦不迭,不到一岁的儿子听到音乐就会哭个不停,中午也没办法哄睡。

住在庐阳区临泉路与新蚌埠路交口附近的程女士则说,每当夜幕降临,小区不远处的空地上就有四五十个大妈跳广场舞,自家孩子上初中,一听这音乐就心烦意乱。“跳舞健身是没错,但也应该考虑下别人的感受。”


记者探访:广场舞几乎无处不在

望湖公园的小广场上,傍晚六点半,已经有不少大妈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开始做热身运动。等到七点,小广场上已经聚满了跳舞的大妈们。领舞的秦老师告诉记者,平时都是用音箱,但前阵子中高考,就换成了录音机,“过了马路就听不见,吵不到对面小区的。”

蜀山区望潜交口一处商业广场前的空地上,大妈们中途很少休息,一曲接着一曲;经开区海恒社区海恒步行街与轩辕路交口附近,也有广场舞队;政务区紧挨着天鹅湖畔小区一片原本作为停车场所的空地、翡翠路旁一家银行前的小广场,越来越多的地方,都逐渐被跳舞的大妈们“占领”……


部门说法:接到投诉会派人劝导

“关于广场舞噪音的投诉,我们每个月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庐阳城管指挥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接到这样的投诉后,我们会派出城管队员进行劝导,让大妈们把声音调小一点,时间不要搞太晚。”

“我们并不反对大妈们健身锻炼,但因为没有专门的条例约束,所以有的广场舞跳起来太过‘疯狂’。”市民陈先生建议,能否出台一些条例,对广场舞的场地、音量和时间进行约束,寻求平衡。


社区创新:多方治理签禁噪公约

令人欣慰的是,省城不少社区街道已经行动起来。蜀山区西园街道专门成立了由综治、城管、小区物业等单位组成的“整治噪音污染领导小组”,随时监控和管理广场舞噪音问题,同时还有一份“西园街道广场舞公约”,规定广场舞晚上8:30之前必须结束,音量控制在60分贝以内,还要经过社居委备案,选择的场地也有要求。“一旦被人举报噪音扰民,我们可以没收工具并进行罚款。”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约”对广场舞起到了约束作用,在中高考期间,部分广场舞队自觉放弃了音箱设备,选择人工喊口号的“静音舞”方式。


■声音

都是“没地儿”惹的祸?

大妈:没地方跳舞才会“见缝插针”

蜀山区国购广场南门西边一块暂停营业的歌舞厅门口,十几位大妈见缝插针地翩翩起舞。“ 小区里不给跳,周围也没什么广场。”一位大妈向记者诉苦:“ 要是有地方我们也不想到这啊。”

望湖公园小广场上的广场舞爱好者张阿姨认为,社会资源是公共的,大家也应该对这个年龄层次的人多一些宽容和理解。


专家:

开放公共空间让大妈有地可去

合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场舞正逐渐成为中老年人的全民健身活动,应该支持,问题并非出在广场舞本身:“社区在规划之初就应预留一块合适的公共场地作为全民健身场所。”

安徽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王云飞表示,社会应该开放更多的公共空间,比如学校、单位广场等弥补公共空间的缺乏。

李艳唐靓王飞本报记者邵婧张大为/ 文项春雷/ 图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