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资讯 新闻评论 查看内容

叶浅予:我不画幕中之舞,要画胸中之舞

2014-9-12 10:22| 发布者: 青藤| 查看: 3373| 评论: 0
摘要: 林纳叶浅予一生都在用“速写”践行着他那质朴的追求——笔简意赅,惜墨如金。速写是他对内心最简洁的表达,又是对艺术最深刻的展现。在叶浅予的作品中,以舞蹈、舞台人物最为精彩和广泛。只是此一类,没有人能像他一 ...



林纳

叶浅予一生都在用“速写”践行着他那质朴的追求——笔简意赅,惜墨如金。速写是他对内心最简洁的表达,又是对艺术最深刻的展现。

在叶浅予的作品中,以舞蹈、舞台人物最为精彩和广泛。只是此一类,没有人能像他一样研究得如此广泛和深入,一通且百通。张大千对叶浅予的艺术价值评论达到如此之高:“每写天竺寂乡舞女,奇姿逸态,如将飞去。余爱慕无似,数数临摹。偶有一二似处,浅予不为呵责,转为延誉,余感愧无似。”

叶浅予对学生说:“我至少懂得舞蹈的旋律、节奏动作和表情,所以我才能画好舞蹈。” 由于他对舞蹈的热爱和熟悉,才能对舞蹈家形体语言的规律、舞蹈动作瞬间转换的角度、舞蹈故事代表的不同生活内涵做到夸张与大胆地取舍,才能创造出最佳的瞬间记忆。在舞蹈作品中,他运用了“贯穿的韵律”,与黄胄惯用复笔不同,而是极注重笔笔有效,从头、颈、手、腰、臀、足,各个受力点的动态线一应相连,再做适当的夸张,立刻让形态生动起来。用笔恣意生动,准确传神。

叶浅予的舞蹈人物画大都息息相通于中国画的传统审美观念,完美阐释“形、神、线、意、趣”。他说,“我不画幕中之舞,要画胸中之舞。”笔墨线条的粗细、虚实、深浅、浓淡、刚柔、疾徐、断续等变化,完美地展现了运动中略带夸张的节奏和韵律之美。

叶浅予笔下的舞蹈人物能个个精彩,是因为他先进入了角色之中,再发挥创作。捕捉人的表情动态,体验人的情感流变,才能在丰富和复杂之中凝结成心灵韵律的展现。比如很多人物都是戏装舞台造型,但又好像是这些表演艺术大师的自身肖像的矗立。叶浅予的速写一贯而下,通体畅然,于放脱中自具严谨,在凝肃规整中自由放达。




叶浅予说:“速写,不要光是追求线条的流畅,表面的华丽,重要的是线条所刻画的东西是否充实,内容是否完备。作画的态度要严肃认真,老老实实。”叶浅予对待速写严谨朴实的态度,即是他对待艺术人生的态度。叶浅予也从经年累月的实践中总结道:“凡是画都要求形神兼备,有人认为‘得意’可以‘忘形’,就是说,传神可以遗形,这是不妥当的。神是依附于形的,形不准,神也就失其真。”

减笔大师叶浅予,无论是铅笔线,还是水墨,线条都能减至无可再减。这是对推崇简约之美的中国减笔写意“妙于形似,状简古,至有余意,尽藏笔画内”的完美继承。如南宋梁楷的简约疏阔、洗练率真,明朝徐渭笔简意赅、奔放纵横,明末八大山人凝练沉毅、少而不薄。六十多年前,徐悲鸿在评价叶浅予时就曾说“如果有十个叶浅予,中国的文艺复兴就到来了。”在近日将举办的嘉德四季叶浅予作品专题拍卖中,我们可以再读叶浅予“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典范速写作品,愈加深刻感受艺术创作回归简素本源的道理。

简单洗练永远是艺术生命力的根基,更是叶浅予一生最深刻的表达。


12下一页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超赞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