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古典] 中国戏曲学院戏曲乐舞《国色天香》成功预演 高清剧照(刘海栋摄影)

1
回复
1454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复制链接]
主楼
发表于 2014-5-10 15:33: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戏曲学院 戏曲乐舞《国色天香》精彩剧照


摄影:刘海栋


2014年5月9日晚,戏曲乐舞《国色天香》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成功预演。

作品通过书生与女子的对话,讲述了八个堪称“国色天香”佳人的故事。以“天香引”贯穿,包含了“倾杯序蜠絙”、“白苎歌缠施”、“醉花阴舠蝉”、“番马舞西风氠契氏”、“动相思陈妙常”、“哭皇天窦娥”、“锦庭芳蔠灨竹菊”、“鸳鸯煞尾攠幫烟”,使八个相对独立的篇章构成了格局统一的有机整体。在表演形式上,各篇章或重仪式感,或重歌舞形,或重戏剧性,仿佛鲜活地梳理了从乐舞到戏曲的发展脉络,勾连了戏曲与乐舞的渊源。风格亦古亦今,亦朴亦巧,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寻根,又是对现代艺术的探索。

关于戏曲乐舞《国色天香》的编创理念,该作品的策划人、中国戏曲学院表演系科研与研究生教研室主任池浚介绍:创作模式上,带领戏曲、形体、舞蹈研究生在考证研究基础上自主编创实践,倡导编、导、演一体化创作。表演形态上,打通戏曲、形体、音乐、舞蹈多种学科和艺术分类,追寻中国传统表演形态和东方艺术的表达方式。内容主旨上,将“和而不同”的哲思贯彻在审美中,中国历代女子各美其美,又共同构成国色天香群像。结构方式上,采用传统戏曲中“引戏”的手法,以两个抽象人物之间的品评论道为纲,提领话题中的人物形象,穿越戏里戏外。

作品中采取的“引戏”手法颇受瞩目和好评。该作品的撰稿、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专业的俞思含认为:贯穿始终的引戏是作品的主脑,其作用并非简单的剧情介绍和串联,而是对舞台线索和结构的探索。整个作品事实上就是书生和女子之间的一场对话。话题是评点或艳绝、或才绝、或痴绝、或怨绝的历代传奇佳人。交谈方式是书生作赋,女子依赋幻化,将赋中女子逐一通过“立象”的方式“尽意”,将“印象”化为“形象”。

剧场中出现了少有的爆棚场面:演出前一小时就有观众到场等待,开演时不仅全部座无虚席,连楼上楼下的过道、台阶上也坐满了人,有些人站着看完了全场,甚至还有人因为没有站的位置而不得不遗憾离去。演出现场气氛火爆,观众普遍认为作品构思巧妙、结构独特、表演精彩。戏曲教育家、梅派传人王志怡老师看后评价说:“演员功夫都很好,编排非常新颖,一定会受欢迎的。”不少观众对表演的想法和方式表示肯定和鼓励,希望继续看到年轻人在传统艺术根基上开拓有新意的作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分享
收藏0 0 0
辣椒(wh) 该用户已被删除
沙发
发表于 2014-5-11 23:54:0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舞网

本版积分规则

分类信息推荐

更多+

最新北京分类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