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0177-5155-8025
快捷导航
舞蹈学院-舞蹈网 首页 资讯 新闻评论 查看内容

中芭“城市中国与芭蕾计划”解读

2012-3-9 11:12| 发布者: 舞色空空| 查看: 7928| 评论: 0
摘要: 如果把城市和芭蕾结合的计划推广到全国,一方面有助于古典艺术、高雅艺术的推广,使我们的城市不会停留在简单的物质形象基础之上,通过文化形象的提高来改变城市的品位,改善大众的生活,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芭“不能永远讨论艺术问题

   不能永远讨论艺术问题

  问:基于中芭现在的状况,此次推出的“城市中国与芭蕾计划”,还需要哪些思路上的调整?

  李铁:这种思路调整应当是多方面的。第一,市场的需求不一定是优质的市场化。我们看改革开放之后,电视的发展很快,有投资人、制片人、导演,还有演员,结构、资金循环都非常好。但是首先一条:投资方肯定知道什么是好本子,他们知道什么本子能卖到好价钱。举例来说,《红色娘子军》演了这么多年了,它已经成为一种情结,已经形成特别大的市场知名度。所以在演出精品剧、让演员施展才华的同时,还要面对市场、面对中国的市场。假如我是一个外国公司,我想进入中国市场的时候,我得先知道中国人喜欢什么;通过观察,可能会发现《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这类剧目最受观众的欢迎,因为它们有市场知名度。

  第二个调整,就是关于人才的问题。芭蕾和篮球之类的体育有相似点:都是“青春饭”。但篮球好在它已经形成市场,一个国家级的队员,每年收入几百万元是没有问题的,他也知道就在这打十几年,以这十几年来解决他后半生的生活。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演员、球员,他们都要跟市场环节对接:一个NBA或者CBA的大牌明星,还有拿了很多奥运金牌的选手,走在大街上谁都认识,这是因为大量广告商来找他们做广告。

  但这个市场,中国芭蕾没有走进去。尽管芭蕾属于高雅艺术,但它的文化效应、品牌效应没有放大。我们高端的芭蕾迷可能知道徐刚是谁,管文婷是谁,但是老百姓有多少人知道他们?“吴琼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的芭蕾作品并没有让大家熟知,我们需要一部好作品成为中国芭蕾的品牌。

  什么品牌呢?我想还是需要老少皆知的剧目,如果有这个品牌,通过这个品牌形象的宣传,让国人都知道这个演员,所有的杂志、所有的企业就都会来找他做形象代言。而我们现在就缺一个代表我们自己民族品牌的芭蕾形象;而且芭蕾形象没有延伸到大众,没有延伸到社会,就没有生产效应,企业就不会找你。

  谈到这个品牌,可能有的朋友就会想到《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我觉得还不理想。理想状态是,比如中芭演《红楼梦》,林黛玉的形象和冯英这个舞蹈家的形象对接了,得到观众的认可,我们通过影视手段,通过大量广告来宣传,舞者的广告收入远高于工资收入,舞团的组织者就不用担心他们这些人才会流失,芭蕾的形象效应也才可能出现;它会带来的不仅是艺术价值的提高,也会带来社会价值、商业价值的提高,而且绝不会降低芭蕾舞的艺术品位。所以我们如果能够在几十年时间里,通过市场的推动、资金的引进,像电影产业一样,推出一个中国芭蕾品牌,我们走向世界的意义,要比我们引进多少国外作品的效果大得多。

  问:去年某企业集团跟中芭签定了合作协议,为舞团提供了资金支持,现在这个合作已经进展了一段时间,您觉得这种“借助外力”的合作模式能为芭蕾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冯英:这个变化就是我们创作人有一点信心了。国家发改委和企业方面希望通过合作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让我们可以在艺术上全身心投入,这对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去年我们在经费的支持下,排演了《自由的放飞》这台戏,在文化部主办的活动中获得剧目奖,这其实就是很现实的后盾力量支持。

  李铁:我们需要向外寻求资金的支持,而现在看到的问题就是一种恶性循环。一方面,资金不足,舞团要通过大量演出来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市场宣传几乎为零。我记得我看过一部电影《红菱艳》,它展示出一个芭蕾舞团大概由3部分人组成:经理,他是管理市场的,主创人员,加上演员。可是我们现在只有主创人员和演员,没有经理。其实,经理会把握住演出方向并解决资金来源,保证演员必要的生存条件。可是一般舞团里的负责人全是搞艺术的,他们拿什么来搞市场?你跟他们聊天的时候,他们永远谈到艺术问题,永远谈到创作问题。你再想去讨论市场,他们就不懂了。

  所以,我们如果不进行根本的结构性调整,或者不通过外力来促进它变化,将来永远会在这个恶性循环的环境中生存。虽然中国的芭蕾也做得很好,但是做得很累,演员待遇不能提高,好演员会流失,后备梯队上不来……长期发展会有很大的问题。

  我的看法是,减少演出场次是必须的,但是要有一个过渡。第一步就是要做市场,通过市场把一部分演出计划结合市场因素,以获得大企业支持,逐步提高收入来源。第二步再继续培养团队的后备力量,从而转化为真正的市场化演出,并且舞团也能承担更多公益性演出,这样的话,才能达到文化体制改革后的双赢效果。

  问:谈到芭蕾品牌和芭蕾市场的建设,中芭在这个话题上的思考有哪些?

  冯英:在国际芭蕾舞坛上,中芭就是一个品牌。我们现在对自己的要求是“三足鼎立”:一是要向中国观众介绍世界最优秀的艺术;二是我们向世界“走出去”的时候,一定要介绍中国最优秀的芭蕾成果,比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娘子军》《牡丹亭》,以及中国版《胡桃夹子》,法国和美国的演出市场对它非常感兴趣,这也说明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剧目;三是一定要跳世界经典剧目,通过同一个剧目的表现与国际上的同行比较,以展现我们的演员、主创等各方面的优势。

  面对中国观众,我们不仅要让大家知道、了解《红色娘子军》,也要让大家知道《吉赛尔》《堂吉诃德》等古典芭蕾、新古典艺术等——芭蕾之所以那么迷人,就是因为不同时代有不同的优秀作品产生。面对国外同行,你只有足够优秀,才会被世界芭蕾舞坛认可,所以现在我们除了引进古典剧目,古代、现代、当代的节目得样样拿手才行;比如说大家都跳《堂吉诃德》的时候,中国的舞蹈家不输给国外同行,而且我们还有自己的作品——《牡丹亭》《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所以推出精品节目、引介优秀剧目,中芭肯定是要继续做下去的。

  ◎ 芭蕾让城市更美好

  问:您对“城市中国与芭蕾计划”和中芭的期待及部署是什么?

  李铁:希望大家更多关注城市的发展、城市与芭蕾的结合。因为毕竟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超过50%,可是我们的城市素质还需要提高。我相信通过这个活动,能使更多的人关注芭蕾,同时关注城市生活中文化艺术水准的提高。城市不是穿衣戴帽的形象工程,还要注重内在素质的改变。

  冯英:中芭自己的肌体内蕴藏着艺术的创作力、成长的空间,这些空间也许不仅是艺术家们的事情。我希望城市可以让中芭插上新翅膀,芭蕾走进城市以后,也能够让我们的城市拥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上海世博会的口号,其实芭蕾也能让城市更美好,我们共同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123

扯蛋

难过

支持

鲜花
2

超赞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关注我们:中国舞蹈网

微信号:cndance

APP下载

专心、专注、专业

合作联系

Email:Fy007@126.com      微信/电话:0177-5155-8025

©2003-2020  盐城舞者印象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中国舞蹈网     苏ICP备14061262号